• 【遠離丙烯醯胺~acrylamide-free】

    【遠離丙烯醯胺~acrylamide-free】 2018.03.26

    丙烯醯胺(學名:Acrylamide),分子量71.1 g/mol,常温下為無色無味粉末,易溶於水(216 g / 100 L)、酒精。
    丙烯醯胺對人體是有毒性的,包含神經毒性、生殖毒性、基因毒性與致癌性。
    丙烯醯胺,除了「人禍」造成的之外,有更多機會來自「天災」。
    基於「天災可防,人禍可免」的觀點,已有很多國家,針對引用水、塑膠製品、食品、化妝品等終端產品,訂定了法規容許上限濃度,作為安全規範。
    以化妝品來說,台灣、大陸、歐盟,都做了如下的規範:
    化妝品的最終製品中,留置性化妝品所含Acrylamide殘留量不得超0.1mg/kg (0.1ppm)。用後須沖洗掉與非留置性化妝品所含Acrylamide殘留量不得超過0.5mg/kg (0.5ppm)。

    化妝品裡,哪些原料跟丙烯醯胺有掛勾?
    答案是:聚丙烯醯胺(Polyacrylamide),廣泛作為化妝品的高分子膠增稠劑。另外,聚四級銨鹽類(Polyquaternium),也是丙烯醯胺藏身之處。
    真要遠離丙烯醯胺的糾纏,請避開以下8個聚四級銨鹽類:
    Polyquaternium -5
    Polyquaternium -7(別名:Quaternium-41)
    Polyquaternium -15
    Polyquaternium -32
    Polyquaternium -33
    Polyquaternium -39
    Polyquaternium -43
    Polyquaternium -53

    丙烯醯胺,具神經毒性 (neurotoxicity)
    研究說法:丙烯醯胺暴露會造成人類和動物的神經軸突病變,影響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,導致神經麻痺與運動失調等症狀。長期暴露,導致小腦功能喪失。更有末梢神經退化、肌肉與睪丸萎縮和紅血球數目降低的現象。

    丙烯醯胺,生殖毒性 (reproductive toxicity)
    研究說法:生殖毒性以雄性為主(雌性則是神經症狀為主)。

    丙烯醯胺,基因毒性(genotoxicity)
    研究說法:細胞經丙烯醯胺處理後有DNA 鍵結物產生,導致基因複製過程突變或基因傷害,使表現的蛋白質功能受到影響。

    丙烯醯胺,致癌性(carcinogenicity)
    研究說法:國際癌症研究中心(IARC) 將丙烯醯胺列為2A (可能的人類致癌物質) 致癌物質。

    不要把箭頭都指向化妝品業,比較之於「食品的丙烯醯胺浩劫」,一般民眾還是先擔心自己吃下什麼比較實際!
    譬如:澱粉類/糖類的食物,在炸烤過程中所產生的丙烯醯胺的量,還真是讓人吃驚。譬如抽煙,在吞雲吐霧的煙霧繚繞中,煙粒子裡有著大量的丙烯醯胺。



    以下數據資料來源:2013 (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)
    澱粉類:
    油條0.37ppm;薯餅0.554ppm;薯條0.284ppm;地瓜球0.120ppm
    點心類:
    洋芋片1.146ppm;爆米花0.202ppm;方塊酥0.121ppm;
    糖類:
    紅糖1.146ppm;黑糖0.847ppm;冬瓜糖0.298ppm

    生活裡,隨便吃,都能吃進一堆丙烯醯胺到肚子裡去。
    但是民眾偏偏不在意這些,而在意「化妝品裡含有丙烯醯胺」,不管它的濃度有多低,低到多麼的微不足道,還是要來個小題大作一番。

    我只能說:化妝品存在丙烯醯胺,屬於「人禍」,而凡是人禍,不論大小,都不容易被原諒,所以,不想中箭落馬被輿論撻伐,不碰殘留有丙烯醯胺的原料,就是因應之上上策吧!




    1.本站文章著作權,屬【張麗卿技術顧問有限公司】所有。
    2.引用文章需註明【作者:張麗卿老師】、【出處:本文章之對應網址】,並且【不得改變本著作之內容】。
    3.引用文章,需先獲得本公司【書面同意】與【授權】。(敬請參考【張麗卿技術顧問有限公司著作授權辦法】
    4.未依上述(2)(3)程序刊登文章,將依【侵犯著作權法】,螢幕拍照後,逕行告發。